今天是,欢迎您访问湖南家辉遗传专科医院
公众号
账号密码登录
该资料需要登录才能下载
没有账号?联系客服

染色体显带技术

根据报道,有多种技术可产生中期染色体的带型模式。

带型的定义是:运用一种或多种显带技术,使得染色体某个区域和附近的片段比较起来,显得深染或浅染,从而这个明显和周围区别的区域就命名为带。用一种方法深染的带,但用另一种方法染色时可能为浅染。染色体可被视为由一系列深染和浅染的带组成。从而在定义上看,没有“中间带”。

首先发表的染色体显带的方法是使用芥子喹吖因或二盐酸喹吖因产生荧光性带型模式的方法,这种方法被命名为Q显带方法,所产生的带为Q带(图1)。每条染色体的Q显带数目是以Caspersson 等(1972)的Q显带模式为基础的。使用吉姆萨染料的混合物作为染色的试剂,可在染色体上产生几乎一样的带型模式,这种技术通常被命名为G显带方法,产生的带为G带(图2)。某些显带技术染色的带的密度和那些用G显带方法染色的带型模式密度相反,即反式显带方法,所显染的带称为R带(图3)。

显带技术一般分为两大组(1)那些产生沿整条染色体分布的带的方法,如G、Q、R显带方法,包括那些显示DNA复制模式的技术。(2)显示特殊染色体结构并且因此只限于特定带的显示(表1)。这些方法包括了显示结构性异染色质(C显带方法),端粒带型(T显带方法)和核仁组织者区(NORs),描述显带技术的代码见表2。

使用不同的C显带法获得的带型模式并不能使得体细胞中的每一条染色体得到确认,正如同在表1中所列举的那样,这种显带方法仅用于识别特殊的染色体。1、9、16和Y染色体的C显带模式在形态学上变化多端。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区在使用Q、G、R、C、T和NOR显带方法时也显示了大小和染色密度的不同。在某些特殊染色体上,这些变异是可遗传的。
image.png